把艺术植入城市,价值何在

邀请艺术家用他们的眼光,发现策展地的魅力和特色,进而使得参观艺术作品的人从中获得感动,然后这些情绪会被传递给当地的居住者,让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产生自豪感和骄傲感,这才是地域活化最重要的因素和持续的影响力所在。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上海报道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起重机的对角线》(严帅帅/摄)
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有长达5.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这里曾经造船业、商贸业云集,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的繁荣。如今,这里是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重要展示区。
2019年9月29日开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以“相遇”为主题,呈现出人与人的相遇、水与岸的相遇、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历史与未来的相遇——宗旨是让市民更好地关注城市、热爱城市。
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总策展人北川富朗,邀请了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选择合适的场所或建筑物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活动被植入上海的工业遗产建筑中,一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也将被永久保留于黄浦江畔,成为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北川富朗,国际知名艺术策划人,获奖无数。这位日本老人,如何理解上海的城市基因,如何理解这座城市的水岸和未来,又如何用艺术与土地和空间对话?《瞭望东方周刊》就此对他进行了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此次策展中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哪一件?
北川富朗:这次展览的主题是“相遇”,是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相遇。我在策划的时候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不同性质事物的相遇来创造出一种活力。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作品是理查德·威尔逊的作品。他利用船坞遗址的机器来呈现并梳理一个历史空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题创作。
杨浦滨江造船工业始于清末,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从更深层次思考,这里的造船工业对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理查德选择了一艘废弃的旧船,用钢板将空间中的一些机器封存,另一些又是敞开的,成为新的东西。古老的旧时代事物,被艺术家赋予了新价值、新意义。
有趣之处在于,理查德未到上海之前,他的创作方案是选择船的腹部即外壳部分作为创作材料。当他与上海相遇后,采用了船体内部的一些管道来完成作品。所以,在紧扣“相遇”主题和表达上海当地性这两个方面,这件作品都非常契合。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永久保留,成为城市的文化景观?
北川富朗:被永久保留的作品,最重要的特质是能与展览场地相融合,例如,要和场地周边的风景、社会生活相融合。被永久保留的作品,还要具有展示当地固有特色的能力,能表达这个城市的历史。能够表现地区特色的作品,才是公共艺术应该有的样子。
《瞭望东方周刊》:艺术季能带动地域活化的因素是什么?它是否具有持续影响力?
北川富朗:我认为一个地区的活力和活化,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住在那里的人。让当地居民对自己的居住地或是对祖先曾经生活过的痕迹有骄傲感和自豪感,这是最重要的。
人们长期生活在固定的地域,可能会变得对身边的环境不那么敏感,很难发现身边环境的魅力,在这样的状况下,是很难产生自豪感与骄傲感的。这个时候,一个外来的视角,可能会帮助人们发掘出当地的魅力和特色。
因此,邀请艺术家用他们的眼光,发现策展地的魅力和特色,进而使得参观艺术作品的人从中获得感动,然后这些情绪会被传递给当地的居住者,让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产生自豪感和骄傲感,这才是地域活化最重要的因素和持续的影响力所在。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公共艺术对于上海有什么意义?
北川富朗:公共艺术作品是存在于整体环境中的,它与气候、土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代艺术起源于25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当时艺术品只是王公贵族的装饰品,随后资产阶级开始欣赏并拥有艺术品,之后出现了美术馆,但至此艺术品始终是被包围和保护的观看对象。
如今我们面临很多问题:地球环境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已经丧失伦理性,二战后人类艰难地联合在一起,努力营造出一个乌托邦,但时至今日,整个世界仍显现出很强的排他性。
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举办了公共艺术展览,艺术家在展现技法的同时,也展现着自己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思考和理解。
我参观过上海的前两届城市空间艺术季,它们更像是学习的展览,告诉观众城市规划是什么。这一次我们在展览地制作永久性的公共艺术作品,这意味着把艺术作品纳入城市规划中。这不仅是在学习,更是真正的实践。
上海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早期这座城市就已在国际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相信,这里的公共艺术将给更多人带来骄傲和自豪。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