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民族精神 铸炼艺术之魂

“艺术家书”展品


国美春秋——清明(油画)。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国美春秋——芒种(油画)。杨参军、周小松、来源


国美春秋——端阳(油画)。封志国


国美春秋——中秋(油画)。何红舟、任志忠、尹骅

【艺境观象】

时光定格在几个剪影上。

1928年4月9日,西湖初春。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1928年10月1日,国立艺术院第一期院刊《亚波罗》上,首任院长林风眠发出宣言:唯一的办法——至少在我们从事艺术的人,以为只有提倡艺术运动。并且在从提倡艺术运动入手,把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建筑,为中国社会一线稀薄的光明!

1940年7月1日,第二任校长滕固在漫漫西迁的烽火途中,向艺专师生呼吁: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其特质必为笃实雄健,表现我民族的美德,足以陶铸一个开物成务的世代,而使之绵延无极。

90载光阴流过。

2018年3月25日,中国美术馆的大厅里,许江院长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中国美院用90年的践行、四万五千师生的追求,缀成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纪念展”上细细欣赏,也如同走进了中国美术教育从筚路蓝缕到欣欣向荣的大时空。

“艺”立中华,承文明之精神

走进中国美术馆一层大厅,一幅长9米、宽3米的巨幅绘画《国美春秋——清明》把观众的思绪带回90年前的那段岁月。作品描绘的是1928年春国立艺术院建校伊始的图景,画面中有蔡元培、林风眠为首的建院一代人,也有最早的学生代表李可染、张眺、艾青等。他们在春雨霏霏的上午,登上奇石巍立的葛岭,俯瞰西湖,映身湖山之间,意气风发。

林风眠在建院伊始就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90年的发展历史中,学院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但林风眠等第一代美院人的美术思想,始终贯穿于一代代人的艺术创作和教育实践中。

为此次校庆纪念活动,中国美院集中创作了《国美春秋》四联巨幅油画,刻画了中国美术学院最为重要的四个历史节点。除前面提到的《国美春秋——清明》之外,《国美春秋——芒种》《国美春秋——端阳》《国美春秋——中秋》分别描绘了抗战西迁时艺专师生辗转到重庆嘉陵江畔、新中国成立后学院师生齐聚于钱塘江边、中国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时刻的场景。

“烽火艺程”主题浮雕,用六个片段展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杭州艺专师生被迫西迁的历史图景。

站在这些以历史场景为背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群像中,一代代艺术大家的面孔清晰起来。

在硝烟四起的革命战争时期,常书鸿远赴西北大漠,抢救和整理敦煌莫高窟艺术。在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他敏锐意识到中华艺术的世界意义,带领一批美术学子,为保护中华艺术瑰宝呕心沥血,把传统艺术精神传扬到全国和世界。

潘天寿两度担任该校校长,他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他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拉开距离”“两峰挺立”,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

在20世纪后半叶,“创造时代艺术”的理想,在林风眠的弟子赵无极与吴冠中身上逐渐发展出两个方向。赵无极以富有东方诗意的抽象风格享誉全球,他所代表的“抒情抽象主义”是西方艺术史中不可忽视的一幕;吴冠中在“中西调和”的框架下发展出以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推动油画本土化、以现代主义形式实验与抽象观念促进中国画现代化的两种方式,为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的历代同仁们历经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于民族危机中奋起,在时代问题中自新,几代人铺就和践行这一条‘国美之路’。这同时也是一条扎根中国大地的现代艺术教育之路,更是一条立足传统、自主创新的中国艺术复兴之路。”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说。

“美”育人心,深耕中国大地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砥砺东方精神铸高峰”,“像巨匠一般劳作,像哲人一般思考”。在展览中,能清晰地看到“艺理并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成果。

“艺术家书”的展陈新颖别致,同一个画家的几幅作品装裱成一本书的模样,观众必须转动展板来观看一幅一幅画,如同打开一本原汁原味的画册。观看,变成了翻阅,一种手与心的连接建立起来,亲近感也油然而生。

在“本土营造”和“天工开物”联合展厅中,特别搭建了一个由原木木板和竹篙组成的展场,一种极具泥土气息的自然清新感扑面而来。手工艺术学院的陶瓷、漆器、玻璃、首饰等作品,以及“本土营造”为学术方向的建筑作品,扎根中华艺术语境,无不充满浓郁的本土特色和民族精神。

在“乡土学院”板块展示中,能看到中国美术学院师生走进田间地头,深耕现实,把生活作为塑造作品生命的现场。如今,“下乡采风”在中国美术学院已成为一项传统活动,每年春秋季各开展一次。这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一种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而接触现实、了解生活,用鲜活的生命经验提炼现实的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学院师生通过每一个深度参与的课题,完成每一个社会实践,使美育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之中。

让中国传统与东方艺术在新的土壤中重新生发,在科技与媒介大发展中重建艺术教育的形态,中国美术学院正在为时代交出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普利兹克奖,这是“建筑界诺贝尔奖”第一次颁给了中国建筑师。2017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健自编自导的动画片《大世界》(原名《好极了》)获得了第54届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奖。上海世博会“中国红”的中国馆色彩方案,背后是中国美术学院200多人的多学科协作专业团队。G20峰会上集传统之美、现代之美、湖山之美、科技之美为一体、异彩纷呈的“视觉输出”,都有来自中国美院的手笔。

90年,中国美术学院从西子湖畔走来,熏染湖山人文之气。蔡元培先生所力倡的“美育”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生发、开花、结果。传承一代代学院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东方学研究为特征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要将东方根源思想和时代沃土中重新生发的主体意识融汇一体,铸炼自己的诗性经验,催生众多生机勃勃的中国方案,实现东方艺术的优化重生。”许江院长说。
 

相关产品

评论